环球最新:湖南工业职院:两个“国字号”团队牵手共育产业工匠
湖南工业职院:两个“国字号”团队牵手共育产业工匠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蓉 通讯员 张晨莲
“哇,我们的学长龙卫国又获奖啦!”“铸精品当先锋!向龙卫国学习!”近日,中联重科技能大师龙卫国,带领大吨位车间调试班组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在湖南工业职院师生朋友圈引发热议。
(相关资料图)
龙卫国是湖南工业职院2001届校友,也是该校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团队的企业教师,该团队在学校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李德尧的带领下,立项成为首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并在今年顺利完成验收。“我希望能够用自己的企业实践经验,助力团队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龙卫国表示。
团队联手将成果写在车间实训室
桁架运行到货物位置、机械手下降抓取货物、将货物放到出库口……在无人操作的光纤生产车间,双桁架机器人以每秒2米的速度,将重约200斤的光纤从生产线转移到出库口,过程井然有序。这是该校电气自动化技术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刘德玉牵头为企业自动化生产开发的产品。
“传统的人工搬运耗时费力,如何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成为校企合作的关键。”从龙卫国那了解了企业的需求后,湖南工业职院教学团队便开始琢磨,如何通过自动化手段,解决货物搬运难题,最终开发出了“双桁架机械手控制系统”项目,被广泛运用。
“从简单到复杂,我们与企业的合作越来越多。”李德尧表示,为了提升教师的实操能力,每年会派老师到生产一线顶岗实践,龙卫国也帮忙为老师与企业牵线搭桥。近三年,团队共选派52人次到企业顶岗实践,为企业完成技术改造项目26项,完成产品应用和技术推广16项。
“目前团队与企业共建了自动化生产线虚拟仿真实训等平台,开发了400余条仿真资源,将实训基地建设成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慧工厂’。”李德尧表示,团队实践成果已转化作课程资源216项。
对接产业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从继电器控制到工业机器人,二十年里,中国装备制造产业不断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学校教师要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才能培养产业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李德尧有10年企业工作经验,为了对接产业转型,他让团队每位青年骨干教师都对接一家装备行业智能制造企业,学习企业先进技术,建设在线开放课程。
同时,该教学团队借鉴龙卫国企业团队的成长模式,结合学校专业面向工作岗位的主要工作领域,梳理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了工作领域“课程集”模块化课程体系模式,打造了《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应用》等在线开放课程12门,“工业互联网边缘终端接入”等技术技能培训包53个。
“在‘课程集’的体系下,学生不仅掌握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知识,还提升了岗位所需的其他技能和素养。如今,这种‘一专多能’的人才在企业是抢手的‘香饽饽’。”龙卫国介绍,目前湖南工业职院在中联重科在岗毕业生有750人,其中有8个在龙卫国的班组。同时,教学团队还联合中联重科等12家湖南智能制造装备企业,以及省内6所职业院校建设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同盟体,分享经验做法,助推区域专业发展。
薪火相传共同播撒工匠精神的火种
“从平凡到全能,就是把普通的事做到极致。22年来,我始终坚守在设备调试第一线,经过自己勤学苦练,再大的汽车吊,我摆弄起来也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在新生第一课上,龙卫国为湖南工业职院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从一名青涩的学徒,成长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的成长经历。
“龙卫国是我们的学长,也是老师跟榜样,他的成长故事与工作精神深深鼓舞着我们。”从最开始的不懂到现在的熟练操作,工业职院毕业生朱权觉得自己的技能在龙卫国的指导下更加精进了。
目前,该教学团队结合学校特色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特点,将爱国精神、工匠精神、楚怡精神等贯穿教学全过程,形成了“中国心”“中国魂”“中国梦”课程思政案例库。
“要造工匠之才,必要有工匠之师,工匠精神薪火相传。”李德尧表示,职业教育通过技术赋能,播撒工匠精神的火种,为广大青年打开成才成功之门,引导他们德技并修成为国之栋梁。
标签:
湖南工业职院:两个“国字号”团队牵手共育产业工匠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6月3日,中国传媒大学2023届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毕业作品展开幕式在北
记者6月9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中国人民银行与阿根廷中央银行于近日续
2023年5月,北京新房市场复苏动力不足,供应保持地位,成交规模明显回
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自由落体速度计算公式,自由落体这个很多人还
App6月10日消息,近期,我国南方地区持续降雨,局地发生极端强降雨。应
又到了吃荔枝的季节,正所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
快储水!今晚21时起,郑州多个小区将停水从今晚21时起郑州多个小区将停
特别聚焦丨陕商为啥爱上东北不夜城?原标题:特别聚焦丨陕商为啥爱上东
乐乐学教研网精心为你收集整理了神奇的纸教学设计,希望给你的工作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