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造假屡禁不止怎么破?生态环境部:将以“四强”举措加强地方环境监管执法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9日讯(记者魏金金)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多次以“
(资料图)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9日讯(记者 魏金金)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多次以“四不两直”的形式赴地方开展检查,发现不少企业生产台账弄虚作假、监测造假等违法问题。在今天(6月29日)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赵群英表示,生态环境部将以“四强”举措加强地方环境监管执法,以“零容忍”态度打击突出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现场。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赵群英表示,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通过检查,主要发现三类问题:一是生产企业为逃避执法监管,铤而走险;二是第三方服务机构协助生产企业逃避监管,投机取巧;三是基层执法队伍能力不足,装备配备不齐。
为推动解决这些情况,赵群英表示,接下来生态环境部将从四方面发力:一是强培训。结合发现问题,进一步健全教、学、练、战一体化培训体系,有针对性的开展业务培训,指导基层执法人员在查处在线监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用电、用水、用药等工况数据的校核作用,不断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是强装备。进一步深化现场快速监测仪器、无人机、红外热成像检测仪等装备的使用,强化卫星遥感、监控平台等信息化手段运用,探索指纹溯源、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持续创新执法手段。
三是强引导。不断完善正面清单、强化守法激励、开展普法教育等方式,鼓励更多既有守法意愿、又有守法能力的企业实现自主守法。同时,对有守法意愿、但守法能力不够的企业,强化说理式执法、帮扶式执法,全面帮助引导守法。
四是强震慑。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打击突出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忠告企业敬畏法律、合规经营、依法排污,不断以查处一起、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高压态势,不断压实企业污染治理主体责任,改善自身环境行为。
标签: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9日讯(记者魏金金)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多次以“
国家统计局今天(29日)发布,2022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依据主要如下:1、当事人有无违章行为;2、违章行为
6月29日凌晨3时18分,在长江北支崇启公铁长江大桥4号主墩施工现场,随
6月28日电彭博社28日援引船舶跟踪数据报道称,5月份俄罗斯对印度石油出
截至发稿,新光光电(688011)报26 1元 股,成交量0 882万手,换手率1
用于地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2014年8月16日,在六朝古都南京举办了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这
hello大家好,我是大学网网小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利息有两种计算
由航天长峰主办的2023航天长峰西南区域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大会日前在成都